2025年4月12日,江城春意盎然,第32届湖北省肿瘤学术大会分会场之二——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如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众多在省内享有盛誉的肿瘤学专家,带来了多视角、高水准、有启发的肿瘤学免疫专题讲座,为所有参会嘉宾带来了一场激发思维、拓宽视野、促进合作的学术盛宴。 第一篇章 成立大会 下午2:00,在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秘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姜瑶教授的主持下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成立大会拉开序幕。 议程第一项由湖北省医评办社团组织部陈莲一副主任宣读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同意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的批复文件。 湖北省抗癌协会组织部长吴东德教授主持了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常委、正、副主任委员的选举工作。现场通过表决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共50人,其中委员33人,常委11人,副主任委员5人,主任委员1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成功当选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肿瘤医院的胡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夏曙教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董佑红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姚颐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徐禹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 吴东德部长为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授牌,为主要领导颁发证书。 随后,董晓荣教授发表就职感言。她表示将与全体委员一道,致力于规范本省肿瘤免疫诊疗,促进本省肿瘤防治科普宣传,提高省内肿瘤免疫诊疗水平;重点强化学术引领,聚焦学科前沿,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助力医学科技创新。同时深化人才培养,重视青年医师成长,通过培训、科研合作等方式,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加强与国内各医学组织的对话合作,提升我省在该领域的国内影响力;发挥学会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业,推动医学知识普及,服务人民健康需求。未来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将以开放、透明、民主的态度开展工作,充分尊重每一位委员的意见,凝聚集体智慧,共同谱写学会发展的新篇章。 吴东德部长宣布了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党小组的成立及党小组成员。副主委夏曙教授带领全体委员学习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的党课内容。 第二篇章 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的第一环节,由副主委夏曙教授,胡胜教授和常委孙志华教授共同主持。 第一位讲者是专委会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成薇婷教授,她为大家带来了《NSCLC免疫治疗的现况与进展》的分享。分享中对一线免疫治疗的持续优化,新药和联合方式不断革新和免疫耐药治疗的前言探索进行了详细梳理。 随后,副主委徐禹教授带来了第二个讲题《放免联合的现状与思考》,她充分分享了免疫联合放疗治疗肺癌的现状和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第一节学术分享结束后,专委会常委——荆州市中心医院的唐曦教授、咸宁市中心医院的周剑教授和专委会委员、当阳市人民医院的杨勤教授分别对第一节的两个讲题发表了自己的思考。 第二环节,由专委会常委——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鲁明骞教授、随州市中心医院的潘东风教授和专委会副主委董佑红教授主持。 专委会常委、黄冈市中心医院的罗红兰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罗教授结合2025ELCC最新内容对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格局及治疗与研究的新进展的梳理,为大家带来了最新最前沿的小细胞肺癌治疗分享。 接下来,十堰市太和医院的罗鸣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免疫不良反应的分级与管理》。他从irAE的发生机制与分级处理原则,常见irAE的临床管理,罕见irAE的临床管理三个方面梳理了目前不良反不应的管理方法。 第二节学术分享结束后,专委会三位常委——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肖晖教授和恩施州中心医院的赖琳教授和武汉市中心医院的雷章教授分别对两个讲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大会主席董晓荣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董教授对所有的讲者、主持、参会嘉宾再次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衷心希望每一位参会的嘉宾能够有所收获。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将不忘初心,踔厉奋发,为湖北肿瘤规范化诊疗做出更多的贡献;为推动“健康中国2030”伟大使命的实现继续拼搏。 稿源:湖北省抗癌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 校对:管会君 审核:王惠芬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金秋十月,锐意进取!2024年10月18日,由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承办的“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BEST肺癌免疫治疗学术会议”在武汉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秉承学术求真,专业创新的精神,云集了省内外数十位肿瘤免疫治疗专家和省内200余位同道,就肿瘤的免疫治疗展开讲座、讨论和学习,内容精彩纷呈,氛围热烈温馨。 下午14:15,大会在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秘书、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姜瑶教授的主持下拉开了帷幕。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刘莉教授担任本次大会的荣誉主席,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董晓荣教授和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慧娟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三位大会主席依次致辞,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欢迎,并希望本次会议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平台,带来新的学术视角和理念。随后,大会进入学术环节。 第一篇章:行稳致远 探索不止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肿瘤医院的胡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夏曙教授,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常委、武汉市第四医院的李敏教授共同主持该环节。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夏旸教授对《SCLC免疫治疗策略探索及前沿进展》课题进行了演讲,夏旸教授表示免疫治疗让SCLC焕发生机,现在也与多种方案可以强强联合,新靶点双抗及ADC药物探索还在继续。接下来,来自山东省肿瘤医院的刘秀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江北医院的李荣教授、三峡大学附属监利医院的张成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张瑞光教授,对夏旸教授分享的课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对进一步强化SCLC患者的获益,以及新靶点药物在SCLC治疗中的探索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第二篇章:开拓新境 生生不息 来自黄石市中心医院的胡文兵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许斌教授、谷城县中医医院的吴方红教授共同主持该环节。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陈巍教授对《广泛期SCLC一线免疫治疗新选择》课题进行了演讲。陈巍教授表示免疫治疗的问世开启了ES-SCLC的OS尘封近40年的大门,替雷利珠单抗一线治疗ES-SCLC适应症获批为SCLC患者带来新选择。随后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黄赖机教授、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郭帅教授、武汉市肺科医院的李铭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的朱亚杰教授,对ES-SCL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PD-1/PD-L1的差异、ES-SCLC患者预后及临床经验分享等话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 第三篇章:拨云见日 探奥索隐 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李娜教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张为家教授、鄂州市中医医院的周娓教授共同主持该环节,来自湖北省肿瘤医院的开金丹教授对《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前沿进展与探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开金丹教授指出RATIONAL-315、KEYNOTE-671、CheckMate-771T等多项Ⅲ期临床研究的成功证实了围术期“新辅助+辅助”全程模式将有望成为最佳治疗模式,最大化提升患者生存获益。现如今已开启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全程管理时代。随后来自咸宁市中心医院的韩琦教授、大同市第二医院的李艳霞教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蒲骁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孙思教授,对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全程管理模式进行了讨论。 第四篇章:求索探知 术无止境 来自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鲁明骞教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刘劲松教授、黄冈市中心医院的王萍教授共同主持该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王思桦教授分享了《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临床热点问题与共识》。王思桦教授肯定了免疫治疗在NSCLC围术期能带来良好的pCR/MPR和EFS获益,且与PD-L1表达水平正相关;新辅助免疫治疗相较新辅助化疗不会影响手术的进行或增加手术相关AE;推动围术期患者一体化全程管理, 通过内、外、放和日间病房高效协作, 建立患者对疾病全程诊疗的清晰认识, 最大化围术期免疫治疗获益。随后来自赤壁市人民医院的罗茜教授、赣州市人民医院的刘华峰教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徐玉莲教授、咸宁市中心医院的周剑教授就临床实践中,不同患者人群、不同治疗方案、不同治疗时长等因素对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影响展开了精彩的讨论。 第五篇章:规范诊疗 拯救生命 来自黄冈市中心医院的刘静教授、赤壁市人民医院的但汉卿教授共同主持该环节,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刘翩教授分享了《肺癌免疫治疗持续用药与获益的探索,从临床“灵魂四问”说起》。刘翩教授对免疫什么时候起效,怎样算起效,起效后还要治多久,进展了怎么办,进行“灵魂四问”并展开详细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起效看个体差异、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是成功、巩固5周期持续2年、无快速进展继续治疗、缓慢进展伴寡转移继续治疗等重要结论。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高霞教授、潜江市中心医院的李桂湖教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魏明琴教授对该讲题展开了对话和讨论。 第六篇章:肺癌研讨会分会场 肺癌研讨会分会场由董晓荣教授担任大会主席,特邀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吴骁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瑞光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邹子骅教授作为讲者,对围手术期以及晚期免疫治疗的进展进行演讲。 吴骁伟教授介绍了围手术期免疫治疗进展,对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模式、新辅助免疫或者靶向是否会影响手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张瑞光教授介绍了晚期免疫治疗进展,并对免疫耐药问题进行了探讨;邹子骅教授介绍了免疫治疗热点问题,包括KRAS 突变、SCLC免疫治疗等,在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标准治疗的当下,耐药、新靶点药物联合是未来探索的方向。讨论嘉宾及参会专家就肺癌免疫治疗的相关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交流。 最后,董晓荣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本次学术会议内容精彩纷呈,既有肿瘤免疫治疗经验的回顾,又有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免疫治疗由晚期迈入早期,希望给更多患者带来获益。此外,耐药也是临床医生非常关注的问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药物能够用于患者,真正的造福患者。相信此次会议对湖北省内的肿瘤免疫规范化治疗起到指导与推动作用。 稿源: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 请关注湖北省抗癌协会微信公众号
湖北省抗癌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116号 电话:027-87670019 E-mail:guanhj3@163.com
鄂ICP备19003833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