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抗癌前沿

辅助治疗胰腺导管腺癌厄洛替尼 + 吉西他滨未带来优于单药的显著生存优势

发布时间:2017-10-16 来源:湖北省抗癌协会

       德 国 柏 林 夏 洛 蒂 医 科 大 学 的Sinn 等 报 告 的 Ⅲ 期 随 机 临 床 研 究(CONKO-005)显示,治疗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与吉西他滨单药辅助治疗相比,吉西他滨联合厄洛替尼并未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DFS)或总生存。CONKO-005 研究是第一项探讨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方案辅助治疗胰腺导管腺癌的研究。(J Clin Oncol. 2017 年 8月 17 日在线版)

       吉西他滨是辅助治疗可切除的胰腺导管腺癌的标准疗法。对于晚期胰腺导管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已显示出有效性。因此,这种联合方案被认为可改善原发性胰腺导管腺癌 R0 切除生存。

       该项多中心开放标签临床试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吉西他滨(1000mg/m 2 ,d1、8、15,每 4 周为一个周期)联合厄洛替尼(100 mg,qd)组和吉西他滨单药组,持续 6 周期。主要研究终点是添加厄洛替尼可改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 DFS,从 14 个月延长到 18 个月。

       2008 年 4 月 至 2013 年 7 月, 自57 个中心共入组 436 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中位随访 54 个月,361 例(83%)患者出现复发。两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 22 周。两组的中位 DFS(均为 11.4 个月)和中位总生存(联合组 24.5 个月;吉西他滨单药组 26.5个月)均无差异。联合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较高的趋势,联合组预计 1年、2 年和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77%、53% 和 25%,单药组分别为 79%、54%和 20%。皮疹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联合组生存无显著相关性。




摘自 《全球肿瘤快讯》

湖北省抗癌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肿瘤医院/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116号 电话:027-87670019 E-mail:guanhj3@163.com
鄂ICP备19003833号-1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

微信扫码关注